教育期刊
专题论文丨徐 虹 王彩彩:新时代下的乡村旅游研究再思考
来源:教育期刊    发布时间:2024-04-21 07:16:49

  新时代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提振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现代化发展,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笔者基于对乡村新现象的观察,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分别从数字化的经济下乡村旅游运营模式、休闲经济下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创新经济下乡村旅游创业、包容性经济下乡村旅游扶贫和绿色经济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5个视角提出乡村旅游的研究问题,继而指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要实现主客观、资源观、制度观3个方面的思想转变,并提出乡村旅游研究的整合框架,以期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的潜在能力。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和关注议题愈来愈普遍,取得了较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在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讨论(何景明、李立华,2002;郭焕成、韩非,2010),从乡村旅游服务产品(唐代剑、黎彦,2010)与旅游资源(尹占娥、殷杰、许世远,2007)以及消费者行为特征(粟路军、王亮,2007)方面探讨供需问题,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邹统钎,2008;廖慧怡,2014)和社区参与问题(翁时秀、彭华,2010;杜宗斌、苏勤,2013)的分析,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古红梅,2012;周春发,2012)以及新农村建设、旅游扶贫、城乡统筹等政策视角(孙冬玲、张黎、舒伯阳,2007;黄郁成,2011;陈秋华、纪金雄,2016)对乡村旅游的探讨等方面。研究成果呈现出紧密联系国家政策、多学科融合、多角度切入等特点,从理论及实践上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目前,我国已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大会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但现在我国乡村社会存在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农民社会主体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空废化、水土环境污损化、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问题,这“五化”问题限制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乡村地区出现新的经济业态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趋势,伴随着乡村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新形态的出现,乡村主体培育、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文化建设、乡村环境保护等迫在眉睫,让“创业、创新、创意”的活力竞相迸发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关键。故此,随着我们国家乡村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阶段,迫切地需要以创新的理念、创业的魄力、创意的方式重新审视新时代乡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深化理论研究,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积极作用。

  乡村旅游作为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产业体系升级换代的有效方式,是促进乡村社会进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实践中乡村旅游迫切地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其理论研究也将面临诸多更为复杂的科学问题。对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既是乡村旅游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研究创新的突破口。就乡村旅游研究而言,虽然国内学者已在乡村旅游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应用性重复研究较多,理论性创新探索较少,在科学问题的凝练和深度探究、研究方法集成和创新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和系统融合方面仍需加强(黄震方、陆林、苏勤等,2015)。学界有必要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研究进行反思,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指导乡村旅游突破发展困境。因此,笔者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社会出现的系列问题,对数字化的经济、休闲经济、创新经济、包容性经济以及绿色经济新形态下乡村旅游的关键研究点进行梳理,以期引发学界和业界的共鸣,对学者重新审视乡村旅游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徐 虹(1963— ),女,天津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产业经济与目的地竞争力、旅游服务创新与战略管理。

  王彩彩(1989— ),女,山东烟台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旅游与旅游产业。通讯作者。E-mail: